在绿化过程中,黄骅市坚持景观绿化筑“点”、道路绿化画“线”、乡村绿化拓“面”相结合,重点打造了滨河景观带、森林公园、春熙体育公园等一批精品景观区,实施了黄骅段各高速公路两侧50米内租地、补植、补造等工作,并推动了城区内滨河大道、和平大街、幸福大街等市区道路绿化工程。此外,还在乡镇积极开展以村庄绿化、河渠道路、农田林网、荒碱地开发为主的绿化造林工作,与创建园林机关、园林学校、园林医院、园林单位有机结合,见缝插绿,适地增绿。
为确保绿化质量,黄骅市严格按照“保绿化质量、保群众受益”的原则,不仅严把“土壤关、苗木关、种植关、浇水关、管护关”,还从林业部门抽调50名技术人员分包乡村,并开通了“秋冬季绿化工作”微信群,定期发布苗木供应信息,指导运用“挖大坑、栽大苗、浇大水”盐碱地三大造林传统技术,以及机械整地挖坑、生根粉蘸根等造林新技术,确保“栽一棵、活一棵,种一片、绿一片”。
同时,积极创新绿化机制,以“林地承包、租赁经营、竞价拍卖”三种形式,加大对宜林荒地、河渠绿化经营权的招投标拍卖和长期承包力度,对单位、个人(以租赁、承包等形式取得土地经营权)新发展的片林、新栽树木成活率达到85%以上的,验收合格后给予每亩300元的苗木补贴。此外,安排专项财政资金,积极鼓励开展苗木科研创新。每选育一个具有知识产权的苗木品种,实际推广500亩以上,并经上级权威部门认定,一次性奖励30万元;每引进一个新品种、新技术在本地成功适用,具有较大经济效益,并实际推广3000亩以上的,一次性奖励10万元。